國際最新研究:新煙堿類殺蟲劑使用增加或影響美國鳥類種群
緋胸鸚鵡 病原學 競技寶測速網址(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可持續性》最新發表一篇生物多樣性研究論文稱,新煙堿類殺蟲劑在美國大陸的使用增加可能影響了鳥類種群,降低了鳥類多樣性. 該論文指,當前,鳥類生物多樣性的下降速度顯著.自1970年以來,美國鳥類種群已經減少了29%,這被認為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包括農業生產中農藥使用的增加.過去幾十年來,新煙堿類殺蟲劑在美國的使用一直有增無減.此前研究曾顯示,新煙堿類殺蟲劑對鳥類和其他非目標物種具有潛在毒性.不過,這種殺蟲劑對美國鳥類多樣性的影響一直未知. 論文通訊作者、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馬杜·康納(Madhu Khanna)和同事對2008年至2014年期間新煙堿類殺蟲劑對美國鳥類的影響進行研究,他們通過分析北美鳥類繁殖情況調查的數據,確定了草原鳥類、非草原鳥類、食蟲鳥類和非食蟲鳥類四種不同鳥類種群的縣級變化,並將分析結果與殺蟲劑的縣級使用數據相結合. 論文作者發現,每個縣的新煙堿類殺蟲劑用量每增加100千克,草原鳥類種群就會減少2.2%,食蟲鳥類種群減少1.6%.相比之下,非新煙堿類殺蟲劑每100千克的用量與草原鳥類減少0.05%,非草原鳥類、食蟲鳥類、非食蟲鳥類種群減少0.03%有關.由於這些影響具有累積效應,他們還估計,2008年各個縣每使用100千克的新煙堿類殺蟲劑,會讓2014年的草原鳥類種群累計減少9.7%.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新煙堿類殺蟲劑的使用對於重要鳥類種群的減少具有相對較大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會隨時間而增加.論文作者還發現,這些對鳥類種群的不利影響集中在美國中西部、加州南部和大平原北部.(完)